新闻动态

教育专家共话教育评价改革:在“唯”与“不唯”之间寻找支点——刘海峰教授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部门:3200威尼斯党政办公室      日期:2021-03-15 09:48:32      访问次数:428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作为新中国首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总体方案》开篇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总体方案》印发后,引发国内教育界热议。教育领域在积极响应教育评价改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为深入理解《总体方案》的文件精神、重点任务和实施举措,3200威尼斯全媒体中心组织策划“教育专家共话教育评价改革”专栏,对多位教育学者进行专访。本篇有幸邀请到国内知名高考改革专家、3200威尼斯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

刘海峰教授回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应追溯至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顽瘴痼疾。刘海峰教授指出,“五唯”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作“顽瘴痼疾”,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些问题早已根深蒂固,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是存在一定必然性的。“就拿唯升学来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早在‘文革’前就被提出了”,可见“五唯”来源已久,必须从长计议。故而,在总书记提出“破五唯”的目标后,历时两年,经过多方的咨询和集中的讨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终于出台,为我国教育评价改革提供重要遵循。

(一)高考内容怎么改?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永恒主题。”当我们谈及改革方案中的第二十点“深化考试招生改革”时,刘海峰教授如是说,“它是没有终点的。”刘海峰教授认为,我国高考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要避免死记硬背,不能以应试为目的来制定考试的内容。刘海峰教授还指出,高考内容应从知识立意转向素质立意,从主要考察记忆力,朝考察判断力、强调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的方向发展。刘海峰教授还以高考作文题的变化为例:20世纪我国高考作文以固定题目为主,如今的高考作文则更多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后进行发散性思考和写作。

(二)分数究竟怎么用?

在访谈过程中,刘海峰教授认为我国教育评价改革时常面临数对矛盾,如公平与效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两大目标,要维护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要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既要讲求效率,也要追求公平。分数作为追求效率的时代的产物,经常被质疑是阻碍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更是产生“唯分数”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要完全抛弃分数呢?刘海峰教授不这么认为。

对于唯分数论的问题,刘海峰教授认为分数作为我国长久以来教育评价的核心要素,

唯分数并不等于把分数弃之如敝履。即使多元录取也不能完全抛弃分数的作用。为了彻底克服“唯分数”,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目标,刘海峰教授认为必须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文化环境,构建科学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推进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须时刻把握好“唯”分数与“不唯”分数,更要在教育评价的改革过程中防止被有心人“钻空子”,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以高考录取为例,刘海峰教授认为,一方面,要按照分类考试理念分别使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分数、高考分数与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分数;另一方面,按照高等学校专业的要求对不同科目的分数进行加权处理,走出绝对的、简单累加的“唯”总分困局,降低“唯”分数录取的副作用。

(三)未来应该怎么做?

在被问及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时,刘海峰教授指出,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越多元越多样的评价制度,就越容易被“钻空子”,我们要防止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出现。“要平衡好‘唯’与‘不唯’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度’的问题。”刘海峰教授如是说到。刘海峰教授又以高考的改革为例,认为高考改革应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遵循统筹兼顾、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多样选择、循序渐进、实践可行等原则,建立统考为主、能力测试、多元评价、分类招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3200威尼斯全媒体中心

采写/陈浊、徐玲玲

审核/苏洁

 2021312


  •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3200威尼斯紫金港校区文科组团3200威尼斯大楼
  • Tel  : +86 571 88273934
  • Fax : +86 571 88273187
  • Copyright © 2018 3200威尼斯vi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您是第1000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