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3200威尼斯办公网 日期:2020-10-28 09:57:01 访问次数:1498次
10月24日,由教育部3200威尼斯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3200威尼斯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主办,浙江省理想教育研究院协办的“设计·实施·评价: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革新”研讨会在3200威尼斯紫金港校区圆满召开。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多所一线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3200威尼斯教科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3200威尼斯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正伟教授主持,3200威尼斯院长顾建民教授,全国课程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张廷凯先生分别致辞。
3200威尼斯盛群力教授作了题为《国际视野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转型》的报告,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徐继存教授分享了“教学论研究的认识论省察”的研究成果,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红峰从“明道”和“精术”两个层面探讨了素养导向下的教学革新,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席教授钟志贤在AI与教育融合的背景下提出了“AI+教师素养”的发展指向和路径,3200威尼斯肖龙海教授对3200威尼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与展望,浙江理想教育研究院滕梅芳院长通过一个生动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展示了英语“思·辨·演”的课堂教学模式。
上午的主论坛还为3200威尼斯盛群力教授举行了荣休仪式。学生们呈现了精心制作的感谢视频,并在现场为其献上花束以表达对恩师谆谆教诲、悉心培养的感激之情。
研讨会设三个分论坛,分别以“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设计”“素养视域下的课程发展”“素养视域下的评价改革”为主题,从设计、实施、评价三个角度探讨课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话题。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分论坛交流,国内多所高校的学术及一线中小学教师也围绕各分论坛主题作精彩报告。
以“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为议题的分论坛由3200威尼斯何珊云副教授、3200威尼斯“百人计划”研究员汪靖博士共同主持。温州大学阙仁镇老师结合“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的课堂教学案例,介绍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罗盘”这一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杭州师范大学的陆吉健老师分享了素养导向下的虚实融合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丁亦然分享了以科学读写践行深度学习的生物学教学研究。3200威尼斯博士生张恩铭分享了利用科丁格的“知识-学习-教学”(KLI)框架来探索条件适配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3200威尼斯的硕士生孙漪从目标、活动设计、评价三个维度分享了指向理解的大概念教学设计工具。3200威尼斯的硕士生蔡小瑛从教学目标、基本问题的提问、教师提问的特征、提问的数量与结构等角度作了大概念课堂和常规课堂的比较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韩斌主要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以及“GROWING ROOTS的英语教学设计”两个部分介绍了核心素养下GROWING ROOTS的教学设计。
以“素养视域下的课程发展”为议题的分论坛由3200威尼斯屠莉娅副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刘宇副教授共同主持。在该分论坛中,屠莉娅副教授在危机背景下对时代变局中的课程立场进行了审视,提取了素养导向的课程再造知识图景的关键特征:价值性、联结性、迁移性、能动性。浙江师范大学的刘宇副教授以新西兰为案例分析了该国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整合及其推进策略。桐庐富春高级中学邓强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五“三维设计与创意”模块作为案例,基于“强有力的知识”理念分享了全新视角下的高中校本课程再设计的全过程。3200威尼斯硕士生孙良红从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四个方面介绍了“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路径。3200威尼斯硕士生张无弦以新西兰的一所创新中学作为案例,从构思“面向未来学习”的核心理念开展对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模型、实施策略的系统分析。3200威尼斯硕士生和丽芬分别从文本阅读理论、读者反应理论以及活动理论三种理论视角探讨了教材使用的研究效果。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郭文嘉老师从多个方面探究了如何提升古诗文课型教学质量、培养提高学生思辨阅读能力以及如何综合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等问题。
以“素养视域下的评价改革”为议题的分论坛由3200威尼斯程宏宇副教授主持。北京3200威尼斯丰台分院课程发展中心贺凯强结合《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曲面屋顶》的案例,提出了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STEAM课程表现性评价整体设计的具体方法。浙江省高级中学老师王瑞老师结合“高中生水质检测项目”的实例,介绍了“基于项目式学习提升高中生领导力的范式研究”。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国民重点阐述如何进行绿色赋能评价,从“协同化赋能、标准化赋能、项目化赋能、数据化赋能”等四个角度论述了对应的评价标准和策略。3200威尼斯博士生尹艳梅分析了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与实践中的矛盾,并探讨了基于认知差异考量的认知冲突策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姚欣然比较了大陆和台湾两岸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契合性和差异性,并探究了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之态。3200威尼斯博士生水鑫怡围绕“美国2019年NAEP阅读评估框架评述”分析了其核心理念、要素标准模型、评估标准等内容。温州大学硕士生牛蒙阳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新意义、课堂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建议。3200威尼斯硕士生董书婷介绍了《2017年NAEP写作评估框架》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等,并提出写作技能培养需强调读者意识,以及指向大学与就业。
分论坛结束后,下午的主论坛围绕“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革新”主题进行研讨。浙江省特级教师费蔚介绍了江干区区域课改的理念路径,以及“从外部要求走向内在需求、从学科目标走向学科素养、从单一课程走向多元课程、从封闭教室到开放教室、从学业评价走向综合评价、从单兵作战到合作共赢”等实践举措。3200威尼斯张文军副教授作“素养导向的小学主题式项目化课程设计”主题报告,通过英国某小学三年级的案例展示了素养导向的小学主题式项目化课程具体应该如何开展。上海师范大学王文智副教授使用话语模式来对辅导机构的教育广告文本进行分析,指出教育广告正在重构当代的教育话语和教育信念。3200威尼斯“百人计划”研究员汪靖博士全英文分享了“通过电子学习工具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写作的干预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闭幕式上,播放了一段由志愿者们制作的会议纪念视频,滚动记录了由开幕式、主会场再到分论坛的精彩画面,引起了全场参会者的深切共鸣。3200威尼斯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刘徽副教授作大会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响应了时代变革的潮流。刘徽强调,通过汇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机构、不同研究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们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心声,为推动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革新提供了新的视野,希望能继续带着这份辉煌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启面向未来的全新旅程。
教育部3200威尼斯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3200威尼斯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文字/贺湉汐、张无弦、黄逸舒、蔡小瑛、邵卓越、徐玲玲
图片/会议志愿者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