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3200威尼斯党政办公室 日期:2020-06-10 17:20:12 访问次数:321次
6月4日下午,3200威尼斯教科书研究中心、教育部3200威尼斯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第11期Seminar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天津大学3200威尼斯院长闫广芬教授应邀作题为“漫谈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的学术讲座。3200威尼斯、天津大学师生近百人参加,讲座由3200威尼斯教科书研究主任刘正伟教授主持。
闫广芬教授的讲座围绕为何强调问题意识、何谓问题意识、如何养成问题意识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闫教授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出发指出,选题是研究的正式开始,它为科学研究确立明确的目标,选题也是衡量研究者创造才能的重要依据。
闫教授详细剖析了教育问题意识的主要特质:第一,问题意识的对象是尚未得到解释和解决、值得怀疑的问题。研究者可以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将教育的永恒问题赋予新涵义,或是那些研究随着时代变迁所呈现出的新问题新涵义。第二,问题意识具有学术底色。学术研究不应就事论事,而必须通过类型化的研究揭示因果机制。第三,问题意识具有当代视野。应当研究基于中国教育的当代实践情境的真问题,如全球化浪潮、多元与交叉的文化特征、知识激增与信息爆炸、物质的高度技术化、创新思维成为核心竞争力等等。第四,问题意识具有服务现实的能力。教育研究要指向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为国家与社会的重大教育需要服务,中国教育科研的根本立场是“突出问题导向”和“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国问题”。第五,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品质。第六,问题意识是一种行为而非概念。教育研究要从“学科体系时代”转向“问题取向的时代”,闫教授尤其强调要“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教育研究的真正的好问题可以说都是“用脚跑出来的”。
最后,闫教授结合自身培养学生的经验以及阅读教育学经典理论的体会,从发现问题、选择问题两个方面谈“如何养成问题意识”的策略。在面对诸多教育问题时,闫教授建议要根据问题研究的性质和研究者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讲座结束后,刘正伟教授作简要评论,指出闫教授深厚的理论素养、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讲座,她浓厚的教育情怀、缜密的思维,极富感染力的演讲使师生们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收获良多。随后,闫教授与同学们围绕理论如何结合实际、学科知识与问题意识如何取舍、如何使历史研究更具现实关怀等问题展开探讨,使同学们颇受教益。
3200威尼斯教科书研究中心
文/水鑫怡、冯小雪
图/水鑫怡
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