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3200威尼斯党政办公室 日期:2019-09-24 20:27:58 访问次数:166次
9月23日上午,教育学系求是教育论坛第六十八讲在紫金港校区西二310教室举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和心理学院院长、德国教育学会会长Harm Kuper教授作为嘉宾,作题为“Industry 4.0--Changes in Work Organization and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Challenges for Higher Education”(工业4.0:工作组织与资格要求的改变以及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教育学系主任吴雪萍教授主持,教育学系师生70余人参与。
Kuper教授首先通过不同时期的工业革命情况,引出此次讲座的背景。他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工业4.0侧重于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并带来了虚拟、现实与人类世界的关系等一系列讨论。他认为,这一阶段的制造业特点是高度自动化与个性化共存。
Kuper教授的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关于工业变革可能带来的工作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例如,人类与机器的交互关系可能发生变化:人类可能减少如耕地、喂牛等直接进行的基础生产方式,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控制机器进行操作。这将会对工作结构产生影响,如需要更多能够明白算法、控制机器、参与合作的工人。这样的结构性改变也会带来一系列如工业生产去中心化、去等级化的影响。Kuper教授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工作组织模式:第一种是每个小组由专家带领工人从事生产活动,第二种由专家组合控制机器进行生产,而这两种组织模式可能由于劳动力成本、工业化水平、教育水平等国情因素,在每个国家存在不同情况。
第二,关于新时代背景下所需的能力,Kuper教授认为基础的劳动方式将减少,职业会发生改变,但也并不会被全盘替代。总的来说,他认为三种能力在当前社会十分重要:一是能够明白技术难题的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的组织能力,三是适应力与创造力。就一项对机械工程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63%的参与者表示仿真技术(Simulation Techniques)是工业4.0时代最为重要的技术能力之一。
第三,关于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中也会受到数字化的影响,Kuper教授以科研为例,认为在数据获取与管理的方式将会改变。他强调,面对新时代的改变与挑战,大学与学生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要善于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要承担责任并开拓创新。他提到,工业4.0是一种思维模式,德国有14%的大学已明确数字化这一概念,大多数大学都有配备如线上考试中心等适应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同时,信息化在教学上也有多处体现,如MOOC、Webinar(网络研讨会)与其他形式的研究讨论会等,这都将对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讲座期间,同学们主要就工业4.0时代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进行积极提问,库珀教授一一作答。全场讲座旁征博引、引人深思,同学们受益匪浅。
教育学系
文/万年
图/柴仲丽
2019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