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3200威尼斯原味课程“科研创新:科学与环境教育导论”顺利结课

部门:3200威尼斯中文网      日期:2018-08-18 20:49:33      访问次数:240

      7月22日至7月30日,3200威尼斯开设的原味课程“科研创新:科学与环境教育导论”在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举行。主讲人Justin Dillon教授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科学与环境教育领域的首席专家,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纯熟的教学技巧给浙大学子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授课。来自全校多个年级和专业的本科生积极参与到此次课程之中,此外不少研究生和在职教师也慕名前来旁听。

       原味课程由八个主题构成:STEM教育、科学的本质、科学实践、科学与环境、教室之外的科学学习、公民科学、21世纪的科学、科学与环境教育研究。课程将课下阅读与课上引导相结合,Dillon教授非常重视学生自主思考,他常常提出一个问题后引导同学们独立或与同伴合作解答,而并不给出“正确答案”。制作海报、小组合作、课外参观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被引入到教学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授课方式与多数中国课堂迥异,既新颖有趣又令他们深受启发。


WechatIMG22.jpeg

科学与科学教育

      从介绍STEM教育入手,Dillon教授引导同学们思考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者的区别和共性。事实上,科学始于现象,产出新知识;而科技、工程始于问题,产出解决方案;数学则着眼于描述世界。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是如何进行的,教授让同学来到窗边,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窗外的事物(Observation)以及从中得出的推理(Inference)。受到启发后同学们逐渐明白,在现实世界和推断之间,需要个人的知识、思维方式架起桥梁,而科学就是在此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证据,以求建立解释现实世界的模型。

      之后,同学们被分成2人或3人小组头脑风暴科学教育的意义。经过热烈讨论,“知识”“方法”“意识”“思维”“创新”“改善”等关键词渐渐突显,各小组仿佛合作完成一份拼图,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紧接着教授话锋一转,反问同学们科学教育是否有什么不利影响。整个课堂陷入了沉思,对科学的“迷信”是否会导致忽视其他的科目?会否违背自由意志?如何看待科学的绝对权威?经过一次次诘问,一次次深思,同学们在课程种逐渐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科学和科学教育。

image002.png

科学实践

      实践性是科学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进行观察或操作。一个炎热的午后,Dillon教授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分组在校园里收集6种不同性质的事物。高温没有消减同学的热情,每个人都像回到了小学、中学的科学课堂,不亦乐乎地动手收集。回到教室后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战利品”。之后教授让同学们转换角色,变成科学教学实践的设计者,每组设计一项可行的实践活动。最后所有人一起对每项实践设计的难度和适合的年龄层次进行评估和排序。通过亲自参与并设计实践活动,同学们理解了科学教育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知识技能,更在于培养学习者的科学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其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image006.pngimage005.png

教室之外的科学学习

      近年来,科学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教室之外的学习。为了深入体会这一主题,师生一行来到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在参观之前,Dillon教授要求同学们观察游客是如何与博物馆互动的,他们获得了哪些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行为的收获。大约1小时后,同学们回到起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分析了哪些展览设置有益于游客的科学学习,哪些仍存在不足。回到学校之后,教授将同学们分为两组,各自为博物馆设计一项有益于科学学习的展览。大家便开始发动脑洞、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经过选创意、定方案、制作海报,两组都呈现出了有创意、有趣味性、切实可行的展览方案。最后,Dillon教授总结道,在教室外学习科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认知上的收获,更在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理念。

image010.pngimage009.png

研究方法

      Dillon教授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在课程期间,他运用大量的研究实例细致地讲解了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德尔菲法、焦点小组等五种研究方法。除了基本的介绍外,教授还让同学们自己当被调查者,体验问卷调查的过程;让同学们提出访谈问题,经过三轮修改后确定访谈提纲,再在同学之间进行访谈。大家还分小组运用德尔菲法、焦点小组法就某一观点进行讨论。通过多种形式的模拟实践,同学们加深了对各研究方法的理解,学到了实用的操作技能,为以后开展研究工作做了重要准备,纷纷发出“干货满满”的感叹。

image013.png 

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

      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战争威胁、贫穷和发展不平衡、疾病等等。整个课程中,Dillon教授一直在启发同学们思考科学教育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究竟能做出怎样的贡献,科学教育在21世纪应该肩负怎样的使命。通过探讨学习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同学们意识到科学教育应该且能够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未来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与环境教育的融合,致力于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民主参与的公民科学。

image018.pngimage017.png

 

同学感想

      “Prof. Justin Dillon的课程是我第一次英式教学体验,除了对他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之外,结合我之前所受的教育,认为ZJU可以借鉴而形成更具适应性、多样性与育人潜力的教育教学。”

      “这门选修的、开放给全体专业的课程,让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了一起,共同体验开放自由的课堂,共同交流相关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这是非常‘大学’的一门课,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自己思考,而老师只是循循善诱、点到为止。”

image021.pngimage020.png

 

       通过为期32学时的课程,学生们加深了对国际科学与环境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了解,形成了进行相关研究的基本技能,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也得到了提升。经过与Dillon教授的短期相处,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亦师亦友的亲切态度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教授也对同学们扎实的语言能力、认真的学习态度、敏捷的思维赞不绝口。此次课程对同学而言是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一次在本土的异国教学方式体验,一次与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这些都将成为同学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宝贵养分,助力他们去领略更广阔的人生风景。

      据悉,本课程以祝怀新教授为责任教师,翟俊卿副教授为青年助理教师。期间,3200威尼斯副院长阚阅教授、教育学系副系主任梅伟惠副教授通过听课、与师生互动等形式了解课程的开展情况。


文/2017级比较教育硕士生 袁靖

图/原味课程参与师生

2018年8月18日


  •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3200威尼斯紫金港校区文科组团3200威尼斯大楼
  • Tel  : +86 571 88273934
  • Fax : +86 571 88273187
  • Copyright © 2018 3200威尼斯vi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您是第1000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