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3200威尼斯中文网 日期:2018-06-21 17:29:28 访问次数:239次
6月20日下午,教育学系求是教育论坛第四十讲在田家炳书院228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也是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美国威斯康星州毕洛伊特大学教育与青年系系主任楼菁菁教授应邀作《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界之外:“相片传声”在农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子弟研究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讲座由3200威尼斯副院长阚阅教授主持,他首先对楼菁菁教授进行介绍。楼菁菁教授是美国威斯康星州毕洛伊特大学教育与青年系系主任,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她的学术研究整合地应用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关注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中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教育问题,并始终贯穿着国际视野和比较角度。她对于美国、东亚、东欧非洲等地的教育问题都有研究,关注教育国际化,特别是中国和其它国家的教育合作。
楼菁菁教授教学风格轻松活泼,讲座在一种互动、融洽的氛围中展开。楼菁菁教授首先介绍了相片传声的内涵、理论基础、意义,接着通过三个研究项目具体展示了相片传声这一工具在农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子弟研究中的应用。相片传声(photovoice)也叫相片传声、影像发声、用照片说话,其最初是由Wang和Burris两位学者在一次云南农村妇女公共健康保健研究中提出的。相片传声强调被研究者发声,赋予被研究者权威,其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型、批判型、反殖民主义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非常适用于在公共卫生研究等敏感或者较难切入的课题、以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跨文化交流或者是参与型行动或者介入研究。
在介绍相片传声这一研究工具后,楼菁菁教授通过三个农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子弟教育项目具体阐述了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这一工具。第一个项目是关于城市化与流动人口子弟教育,研究对象是宁波一所国有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手机或者一次性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研究者通过他们的相片与被研究者进行深度访谈,从照片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学生体验到的城市化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括物理上也包括情感上的变迁。除了城市化概念的复杂化外,对流动人口子弟群体的身份认识和其课堂教学认识也需复杂化。第二个项目主要关于城市化与农村以及流动人口子弟教育,是在第一个项目上的延伸。研究通过两所经济社会层次不同的初中进行对比,引发对素质教育和子弟教育的进一步讨论。最后一个项目则是关于跨文化交流与农村教育,楼菁菁教授将美国印第安纳州小镇的学生生活和陕西省农村学校的学生生活进行对比,通过相片发声的方式对两种教育进行跨过比较,让大家对立场思维和和平教育产生思考。
楼菁菁教授的讲座生动有趣,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访谈数据向同学们展示了相片传声这一研究工具的巧妙之处,令在座学生收获良多。
教育学系
文/黄慧
图/柴仲丽
2018年6月21日